去年3月和舍友走访了好几家留学机构后最终选择了英港美新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豆豆老师在学校的选择上给予了我很大的空间,很明确地告诉我哪个学校的哪个专业我有多少的几率申请到,同时告诉我不确定因素的存在,这种透明化的申请程序让我感到很放心,也让我在申请1-2所保底学校的同时有勇气去冲一下希望较小的学校和专业。
关于选择中介,我辗转了很多公司,在进行选择时我最在意的首先是中介老师能够站在我的角度考虑,帮我定位适合自己的学校,既不会定位过低只求录取率,也不会定位过高承担太大风险;其次就是文书老师能够帮我写出私人定制的内容,避免模板化和千篇一律。基于这两点考虑,以及直系学长的走心推荐,最终我和小伙伴一起选择了美英港新。
其实这篇分享不能算经验帖,没有来自大牛的干货满满,只是在留学这条路上自己遇到的“波折”总结出来和大家分享.
去过欧洲的好几个国家,我对英国情有独钟,被它文化中散发出的人文关怀和绅士气质所吸引,无比希望在时尚而包容的伦敦开启我大学生活的第二段旅程,体会西方教育理念、感受多维而独立的生活。
嗨!旁友们大家吼啊!我来自东南大学,本科专业是经济学,因为想继续这方面的学习,所以在申请的时候还是偏重于自己的原专业,选择了经济金融方面的硕士课程。之前了解过华威大学的经济学很强势,所以在申请华威的时候挑战了一下经济学。
说实话,一开始在留学和考研之间我是非常犹豫的,虽然我个人倾向于留学。但是对这方面其实可以说是一无所知,只是觉得趁着年轻去外面感受不同的氛围、学习更多的知识对我的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会有很大帮助。后来通过朋友介绍,听了美英港新留学机构在学校的介绍会后,更坚定了我留学的想法,同时也对美英港新留学机构这个小而精的机构有了初步的认识。
同等条件下,我们的学员申请质量更优,不是一句空话,这一切得益于美英港新留学大数据系统以及多年来导师的申请经验。多年来美英港新留学直接囊括了东南大学经管学院出国人数的50%,在日益竞争的各种环境中,杀开一条血路,靠的不是对同行的诋毁,而且不断学习钻研申请技术。继2017F 2018F全包揽全部东南大学华威商学院金融硕士录取之后,再续奇迹,再次率先同行拿下三枚华威商学院录取,无论是录取速度还是录取质量继续领先。
一战的时候刷完了剑桥5-12,复习时间高强度半个月,每天一定要保持听力和阅读练习,作文也要隔天一练,保证自己一直有做题的感觉。但是一战口语不是太好,所以一年后才准备了二战。
三年前,因为高考失利去到了一个很普通的本科,因为我爸对我要求很高,所以他一直念叨我考得不太好,然后再跟身边的哥哥姐姐们比,他们都是211、985的,真的觉得自己太卑微了。
因为准备考GRE比较仓促,大三又很忙,9.1的考试从8.1才开始背单词。可以说是非常临时抱佛脚了,所以个人觉得考到328+4.0运气的成分很大,但也叙述一下自己的经历给大家作为参考。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,所以只是参考哦。
HKU MSc of Structure Engineering (一年制的Taught Master) 申请HKU PhD (同专业) 本科 东南大学土木学院结构专业 GPA=83.5 MSc 香港大学土木系结构工程GPA=4.0 (Top 1) 无显著科研经历,无论文发表
对于2019年入学的同学来说,我签约的时间不算早。在多数学校开放申请的前两个月,也就是18年七月份的时候,我用几天的时间就确定签约了美英港新留学机构。虽然做决定的时间很短,但是我毫不后悔。
打算出国的人一般都是第一次留学,第一次留学就意味着没什么挑选中介的经验。一开始打算“货比三家”,但后来发现各家中介都把自己包装得很好,当时作为这方面的小白完全区分不了孰优孰劣。最后选择了美英港新,是觉得豆豆老板人很实诚、爽快,感觉自己喜欢和这样的人合作。现在看来这个选择还不赖。
对于G5院校,美英港新团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,大胆求证 小心假设。一家好的中介机构,从不消极保守,而是尽一切努力帮学生圆梦,冲刺名校。
香港大学是世界名校,在各大世界排名里表现都还可以,所以香港大学的招生要求还是很严格的,申请竞争也非常激烈。
Gap year 指的是间隔年,最早起源于西方社会,青年们在完成学业之后,正式工作之前给自己一年的空挡,做自己想做的事,体验不同的生活。如今,在国内也有越来越多想出国留学的人,通过 gap year 给自己增加申请名校的筹码。
孙同学的坚持和努力造就了她的成功,而美英港新留学能做的就是从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,尊重客户的需求和意见,在每个申请阶段提供专业而及时的建议和服务,帮助客户拿到最理想的录取。
郑同学找到我们之前,留学规划混乱,GPA苦苦挣扎也没突破85,雅思刚刚好6.5,可以说,做梦都没想过自己能成功申请到帝国理工。
该同学加入我们时,美国留学申请时间已经非常紧张了,尽管他的在校成绩还比较优秀,均分85+,实习经历也相当丰富,参加过不少比赛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还有在镇江华润高资电厂实习的经历,可以说,凭借这样的背景去申请哥大,问题应该不算大。
美英港新教育对于新加坡学校申请,有一个完整的申请体系,申请导师有不少都是从新加坡名校毕业的,对于帮助学生择校和定专业方面,有更多的了解,在文书制作方面也都有相对高的水准。
几何留学APP
2403个学校
11191个专业
3477个录取案例
8697份录取报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