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7日,研学团抵达新加坡,次日便投入在南洋理工大学的学术探索中。欢迎仪式后,南洋理工大学教授Dr.Wu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演进、核心原理,以及多模态模型对工程领域的应用价值展开讲解。
下午,南洋理工大学智能感知实验室王老师指导搭建 “水利AI助手”,研学团通过快速调用大模型API,搭建一个能自动分析水文数据、生成防汛报告的水利专用AI助手,亲身体验AI在水利领域的应用。
本次研学行还聚焦 “AI与水灾害防御” 与 “能源智能协同技术”课题。南洋理大学智能感知实验室Dr.Ma主讲 “人工智能赋能水灾害防御” 课程,剖析传统水灾害防御局限,讲解AI重塑防御体系、实现“灾害防御+节能增效” 的新范式。
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工程学院讲师授课 “智慧能源系统与微电网技术”,详解相关架构及AI能源管理,探讨如何将水利枢纽纳入区域能源互联网,实现“水-能”联动等。这些课程内容让研学团深入理解了AI在水灾害防御和能源管理领域的创新应用,更搭建起跨学科知识融合的桥梁,不断拓宽学术视野。
此外,研学团还深度走访了新加坡永续展览馆、中国港湾集团新加坡项目部和新加坡船厂。参观新加坡永续展览馆,学习新加坡可持续发展 “干货”:从污水净化、能源利用、垃圾循环的资源管理,到土地规划、生态平衡的城市智慧,再到绿色建筑节能设计,全方位解锁环保实践方案,收获前沿可持续发展知识 。
在中国港湾集团新加坡项目部,探究海外大型港航工程的全周期管理,直观接触绿色港口与智慧基建的创新应用。
参访新加坡智慧船厂,深入作业一线,近距离了解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的制造技术。通过工程师讲解,明晰了港口与海洋工程的协同逻辑,让研学团对港航装备制造与工程协同的实际运作有了具体认知。
此次6天5晚的行程,深度联动南洋理工大学前沿学术资源、新加坡标志性工程与行业企业。研学团在实践中,掌握前沿技术工具,与南洋理工老师、行业专家交流,拓宽科研视野,为河海大学港航工程领域人才注入数智化活力,拓宽国际化视野。